國家人權博物館
國家人權博物館
成立國家人權博物館,是臺灣社會,特別是所有政治受難者前輩長達15年的殷切期待。用國家高度促進當代社會面對人權受害的歷史,反省過去、記取教訓、展望未來。 2017年12月13日總統府公布「國家人權博物館組織法」,歷經近6年籌備的國家人權博物館於2018年正式成立,並於同年5月17日、18日分別於「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隆重揭牌。 國家人權博物館除持續推動威權統治時期相關人權檔案史料文物的典藏、研究、展示、教育推廣及國際交流工作外,亦將擴大支持各種人權議題及當代人權理念實踐推廣的組織發展,展現臺灣追求落實民主人權普世價值的決心。 國家人權博物館編制,除了博物館核心任務的展示、教育、公共服務,特別將景美、綠島二處不義遺址正名為「白色恐怖紀念園區」管理中心,並成立「典藏研究暨檔案中心」,強化史料典藏應用。人權館除了管理景美和綠島兩處園區,亦將擴大連結協助當代人權理念實踐推廣的組織發展與國際交流,彰顯民主、自由、公義的核心價值。

國家人權博物館
請你跟我走一趟-不義遺址空間歷史推廣企劃示範展_展場照片B
典藏:國家人權博物館
政治受難者陳欽生就讀成功大學時的學生證
典藏:國家人權博物館
請你跟我走一趟-不義遺址空間歷史推廣企劃示範展-主視覺B
典藏:國家人權博物館
張則周口述歷史影像紀錄(精華中文版)
典藏:國家人權博物館
請給我一個家
典藏:國家人權博物館
請保護被捲入戰爭的兒童
典藏:國家人權博物館
涂炳榔口述歷史影像紀錄(精華中文版)
典藏:國家人權博物館
遺址的所在
作者:蔡明岳、邱睦容|典藏:國家人權博物館
請為我們打開理解世界的門窗
典藏:國家人權博物館
「我是兒童 我有權利」兒童權利公約頒布30週年主題特展主視覺
典藏:國家人權博物館
我要健康長大
典藏:國家人權博物館
國家(出錢的運動)機器
作者:陳冠宇|典藏:國家人權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