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王船文化館
屏東縣王船文化館
屏東縣王船文化館興建於2022年,2024年正式完工啟用,全館共分為五層,以「海洋信仰」、「千歲巡狩」、「屏東代巡」、「打造神舟」與「東港迎王」等五大展示主題,讓民眾透過沉浸式體驗,近距離認識王船/王爺文化的歷史脈絡與技藝傳承。
●技藝的消逝與斷層
東港迎王登錄為國家級重要民俗,無形文化資產之保存在於地方知識系統與技術傳統之傳承。迎王祭典為當地主要盛事,鎮民參與度非常高,但缺乏系統性的傳習使得迎王祭典部分知識及祭儀也逐漸地流逝。例如木造王船技術斷層,王船的建造最初由造船廠師傅擔任,但隨著玻璃纖維船的引進,傳統木造船的匠師也逐漸減少。
另一方面,許多年輕人對於祭典的意義與涵義不甚了解,導致參與程度降低。東港地方中小學雖針對迎王祭典安排學習課程,但僅僅只有三年一次的七天祭典期間才能夠提供完整的教學與體驗。迎王祭典之傳承,為當地人深深焦慮著。
●在地的認同與衝突
隨著東港迎王祭典在媒體曝光率越來越高,祭典期間觀光及香客人數逐年增加,當地人開始思考這自豪的祭典是否能夠轉化為觀光資源。但媒體過度強調燒王船此一過程的結果,使得觀光人潮只集中於火化王船當日,對於當地整體發展並無實質幫助,也與當地人將送王船視為禁忌的傳統相悖。觀光客對祭典的意義與當地人對信仰的維護屢屢產生了衝突。
在地認同與族群自主性之建構、文化資產經營與地方產業該如何發展?屏東縣王船文化館的建立為上述課題提供一個論述平及想像空間。
●文化的資源與傳承
屏東縣王船文化館的建立將不僅僅涉及建築物及館藏本體,而是以地域整體之概念呈現。這包含文化館主體、歷史、人文等各類”遺產(heritage) ”網絡, 試圖將地方文化「博物館化」。期望透過屏東縣王船文化館得以將文化資產轉化為兼具觀光發展、教育意義與文化傳承的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