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原產於馬來西亞、印尼一帶,嚼食、應用檳榔的文化也應該源於此地。但隨著人群的移動與接觸,檳榔文化也逐步向其他地區擴散。根據歷史學者朵恩・榮尼(Dawn F. Rooney)在1990年代所繪製的一張〈嚼食檳榔地理分布圖〉(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Betel Chewing)及其解說來看,「檳榔文化」所及之處,大致是西經40度至東經170度、南緯15度至北緯40度的地理範圍,也就是說,西起東非海岸、馬達加斯加(Madagascar),東至太平洋群島的美拉尼西亞(Melanesia)、蒂科皮亞(Tikopia),南起巴布亞紐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北至中國,都有人在吃檳榔。
韓國檳榔文化初探(初稿)
檳榔入華是在西漢武帝時期(西元前第二世紀),但要到東漢晚期(西元第二世紀),檳榔才較為中國社會所熟悉和使用。而從魏晉南北朝時期(西元第三世紀至第六世紀)開始,東南亞及南洋一帶的檳榔不斷進入中國本土,不少南方的統治階層也開始流行嚼食檳榔,知識階層和醫家對於檳榔的認知也相當深入,對於其主要產地、生物特性、食用方法、藥物功能、社會功能,都有不少論述,文學方面的歌詠、書寫也不罕見,但主要的傳布地區仍侷限於南方。
西元1079年,高麗王獲得宋朝送來的檳榔之後,是否曾經用檳榔來治病,不得而知。但數百年之後,在李朝時期(1392-1910),韓國醫官在替君王治病,建議服用配有檳榔的藥方者,便不僅一例。例如,中宗三十九年(1544),十月二十五日,醫女「長今」說中宗「大便不適已三日」,醫員朴世舉、洪沈便入內診脈、「更議藥劑」,後來以「五苓散加麻黃、防己、遠志、檳榔、茴香、五服以進」。
總之,由於受到中國醫學的影響,韓國雖然不生產檳榔,但也逐漸認識此物,輸入檳榔,並運用於臨床醫療上。至於其來源,主要似乎是透過中國和日本的「朝貢貿易」。
根據三木榮《(補訂)朝鮮醫學史及疾病史》(京都:思文閣出版)的說法,李朝(1392-1910)高宗時期(1864-1906)的《六典條例》記載了一份「內醫院燕貿藥材」清單,亦即朝鮮半島本身不出產或量少的藥材,必須向中國交易的「唐藥材」,其中,有「檳榔四斤」。
肅宗十七年(1691),朝鮮派赴中國北京的「燕行使」閔黯、姜碩賓返朝,肅宗特別召見,詢問他們在中國的觀察和見聞,其中問及在北京的「安南使臣」,閔黯除了描述其服飾之外,特別提出:
《歷代文集與地理風俗誌資料庫》19.洪迪(1549-1591)〈題畫屏〉:「巴山夕,巴水流,猿叫三聲斷,天長萬里愁。白首離家何處客,檳榔樹下繫歸舟。」這應該是看畫題詩的想像之作,「巴山」附近是否產檳榔則待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