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松

陳慶松

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客家音樂家|
陳慶松,客家音樂家;1915 年 9 月 18 日出生於苗栗,1984 年 5 月 28 日逝世。從小隨父親陳房學習吹奏特製的小嗩吶,又學習胡琴、打擊、北管戲曲及九腔十八調的唱腔。爾後組「陳家班八音團」傳授門徒、演出,足跡遍及新竹、苗栗、高雄、屏東、花蓮等地。1959年,成立「慶美園」採茶戲班,開始在苗栗縣各地傳授北管團,以能「同時吹奏四把嗩吶」著稱,是客家八音的一代大師;曾獲民族藝術薪傳獎。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陳慶松
其他名稱
英文名: 

Chen Qing-Song

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典藏與管理
數位物件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內容描述

|客家音樂家|
陳慶松,客家音樂家;1915 年 9 月 18 日出生於苗栗,1984 年 5 月 28 日逝世。從小隨父親陳房學習吹奏特製的小嗩吶,又學習胡琴、打擊、北管戲曲及九腔十八調的唱腔。爾後組「陳家班八音團」傳授門徒、演出,足跡遍及新竹、苗栗、高雄、屏東、花蓮等地。1959年,成立「慶美園」採茶戲班,開始在苗栗縣各地傳授北管團,以能「同時吹奏四把嗩吶」著稱,是客家八音的一代大師;曾獲民族藝術薪傳獎。

CHEN Qing-Song was born in Miaoli in 1915. His father taught him how to play the suona (a Han Chinese shawm) as a child. He also learned how to play erhu, Chinese percussion, beiguan opera music and the various singing styles of Hakka folk songs. Chen eventually established his own Hakka bayin ensemble, training pupils and holding performances, touring Hsinchu, Miaoli, Kaohsiung, Pingtung and Hualien counties. In 1959, he formed the Qing Mei Ensemble, a tea-picking Hakka opera troupe, and started teaching beiguan classes in Miaoli County. Known for being able to play four suona at the same time, Chen was a master musician to an entire generation of Hakka musicians. He was awarded the Chinese Arts Award. Chen died in 1984.

物件類別
人物
其他內容描述
參考書目: 

鄭榮興、劉美枝、蘇秀婷。《陳慶松:客家八音金招牌》。台灣音樂館. 資深音樂家叢書。第32冊。宜蘭:傳藝中心,2004。|ISBN 957-01-8840-5

獲獎: 

第三屆教育部民族藝術薪傳獎

生平: 

吹打彈唱走客庄
1915年9月18日出生於苗栗。9歲時,隨父親陳房學習吹奏特製的小嗩吶,又學習胡琴、打擊、北管戲曲及九腔十八調的唱腔,之後開始隨八音團工作,負責吹場音樂及簡單八音小曲的演出。1926年,學習黑頭道士、道場音樂的吹奏,並進入苗栗知名的子弟班「新樂軒」習藝,將北管曲調學得更齊全,樂器技巧琢磨得更熟練。1934年,他正式拜黃鼎房為師,學習所有的八音音樂、佛教音樂以及嗩吶。1939年,被日本政府征調到高雄左營「奉公」一百多天,爾後回苗栗隨師公黃阿皇學習「洋裁」,並在閒暇之餘,由師公親自傳授其絕技《鳳凰鳴》(即《鳳求凰》)一曲。臺灣光復後,為了充實自己,再跟隨亂彈劇團、新龍鳳、南華陞等劇團約五年,研究其曲牌與唱腔,之後回到苗栗,開始從事八音工作。陳慶松自組「陳家班八音團」傳授門徒,以家班的型態在各客家庄演出,表演足跡遍及新竹、苗栗、高雄、屏東、花蓮等地,是當時苗栗客家地區的金字招牌,也常在八音團比賽中得到優勝,更是八音界公認的大師。1959年,成立「慶美園」採茶戲班,1960年以後,開始在苗栗縣各地傳授北管團,包括苗栗巧聖軒、大坑勝樂軒、福星和樂軒、苗栗新樂軒、福星軒、頭份巧聖軒,以及頭份內灣八音團。

探索樂器表現力
八音班中,嗩吶是整個團隊的靈魂角色,因此吹奏技巧的優劣也代表了整個八音班的音樂水準。陳慶松以高超的嗩吶技巧獨冠群雄,他的音域寬廣,不論是渾厚的低音,還是嘹亮的高音,都相當輕鬆自然,加入人文溫馨的音色,使聲音充滿張力與細膩的表情,而與聆賞者的心靈契合為一。此外,他的獨特技巧還有邊吹嗩吶邊敲奏打擊樂器、用鼻子吹奏兩支嗩吶等,其中最為人稱讚的是一次吹奏四支嗩吶,使嗩吶的運用更加多元。客家八音是民間傳統器樂曲,在西風東漸之際,曾與西洋樂器產生小小的交會。當時的「陳家八音團」開始學習各種西洋樂器,如小喇叭、電子琴、薩克斯風等,並將其加入八音團中,將不同系統的音樂作適度融合,雖然西洋樂器融入客家八音之景況在八音文化圈中曇花一現,但此一創新思維也為傳統客家八音帶來不同的思考模式。陳慶松除了演奏樂器之外,也親自製作樂器,其中為了將八音樂團與西洋樂器相融,更對傳統嗩吶進行部分改革,使嗩吶的律高調整為與西洋音樂一致。

樂隊編制嘗試創新
陳慶松除了傳承客家八音傳統曲目外,也創作改編其他音樂,並吸收北管曲目、外江戲、廣東音樂等,其中廣東音樂的揚琴聲響輕柔,能增加樂隊的整體共鳴效果,因此他頻繁地將揚琴使用於陳家八音團中,使得客家八音原本的樂隊編制從二弦、胖胡、嗩吶、簫(笛)等組合,又加入揚琴,成為客家八音的基本樂器之一。

技藝傳薪不息
陳慶松除不斷精進鑽研客家八音傳統高深曲目外,亦接受當時臺灣最流行的北管音樂薰陶,一生浸潤於音樂演奏的生涯,使他精熟客家八音與北管音樂,成為橫跨此二樂種的佼佼者,因此前來請求傳授技藝者絡繹不絕,使得傳授八音技藝與北管藝術成為他音樂生涯中很重要的任務,並培育出許多重要學子如郭鑫桂、鄭榮興等。

領域: 

客家音樂

性別: 

創建時間
出生時間: 
1915.09.18
逝世時間: 
1984.05.28
創建地點
出生地點: 
苗栗縣
地圖上標記點經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校正
識別碼
M032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