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樹熙

陳樹熙

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指揮家、作曲家|
陳樹熙,指揮家、作曲家,1957年出生於臺灣。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國立維也納音樂院。曾擔任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助理指揮,臺灣省立交響樂團(今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副指揮、副團長,1999至2007年擔任高雄市交響樂團團長。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之間,擔任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副團長,隨後應邀擔任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副研究員、副團長,2013年8月轉赴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音樂系擔任副教授,2015年擔任系主任。2016年接任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團長。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陳樹熙
其他名稱
英文名: 

CHEN Shu-Si

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典藏與管理
數位物件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內容描述

|指揮家、作曲家|
陳樹熙,指揮家、作曲家,1957年出生於臺灣。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國立維也納音樂院。曾擔任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助理指揮,臺灣省立交響樂團(今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副指揮、副團長,1999至2007年擔任高雄市交響樂團團長。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之間,擔任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副團長,隨後應邀擔任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副研究員、副團長,2013年8月轉赴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音樂系擔任副教授,2015年擔任系主任。2016年接任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團長。

CHEN Shu-Si, born in 1957 in Taiwan, is a composer and conductor. CHEN received degrees from the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of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and from the Vienna Conservatory (now known as the University of Music and Performing Arts, Vienna; Universität für Musik und darstellende Kunst Wien). He served as assistant conductor for the 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and associate conductor and Vice-General Director for the National Taiwan Symphony Orchestra. Between 1999 and 2007 he was the General Director for Kaohsiung Symphony Orchestra and between March 2003 and March 2011, the vice-General Director of Taipei Symphony Orchestra. Later he was invited to serve as associate researcher and Vice-General Director for National Taiwan Symphony Orchestra. In August 2013 he took the teaching position of associate professor in the applied music department at Tain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Arts and in 2015 served as the department chair. In 2016 CHEN accepted the position of the General Director of Taipei Symphony Orchestra.

物件類別
人物
其他內容描述
獲獎: 

1985年/「齊爾品作曲比賽」(Alexander Tcherepnin Composition Competition)首獎

生平: 

早期多樣性的音樂學習之路
1972年,陳樹熙十五歲高一時開始隨林運玲學習鋼琴。十六歲時曾試圖隨游昌發學習作曲,然因準備大學聯考而未果。高三準備聯考期間的陳樹熙並未中斷與音樂的接觸,據陳樹熙自述,他利用夜間在家中準備考試時聆聽了大量的古典音樂。
1975年陳樹熙考上臺大外文系,再度與游昌發取得聯絡並開始學習作曲。在臺大期間除持續參加各類音樂活動外,亦指揮過管樂隊,大三時參加亞洲作曲家聯盟作曲比賽,獲得鋼琴組第二名。1979年陳樹熙從臺大畢業,進入示範樂隊服役。適逢新象在1980年於臺北舉辦規模龐大的第一屆「國際藝術節」並且需要示範樂團支援,陳樹熙在這個機緣下開始從事樂團的行政事務,包括譜務、場務等工作;同時間,陳樹熙亦在「國際藝術節」期間協助製作節目單與撰寫樂曲解說,啟發了自己書寫音樂的才華,亦因示範樂隊當時必須替軍中的莒光日節目錄製音樂,陳亦得以發揮自己的作曲長才,替樂隊編寫大量的音樂,奠定管弦樂寫作的基礎。
1981年退伍的陳樹熙除繼續參與協助「國際藝術節」外,亦在上揚唱片公司擔任編輯工作,整理唱片目錄。透過這份工作,他收集了相當多的黑膠唱片並拓寬自己的音樂視野。1981到1982年間,他拜蕭茲為師學習指揮,準備前往維也納留學。

兼具東西文化精神的音樂思考與生涯
1982年,陳樹熙同時考取奧地利維也納國立音樂院的作曲與指揮兩個主修。作曲師承Francis Burt ,指揮師承Karl Österreicher。由於作曲主修本該修習八年,陳樹熙從第五學年開始就讀時必須在第一年修畢高達上百個學分,卻因而得以深化對奧國音樂理論的基礎。第二年之後到畢業(1983年到1985年)的學業均獲得奧地利「阿班•貝爾格基金會」(Alban Berg Stiftung)的獎助。在Burt教授的指導下,陳樹熙學會德國傳統「發展」式的作曲技巧與理念。求學期間曾經參加1984年的文建會作曲比賽,在獨奏、室內樂與管弦樂組均獲得獎項,1985年又以鋼琴曲《清平樂》獲得「齊爾品作曲比賽」(Alexander Tcherepnin Composition Competition)的首獎。這段時期,陳樹熙也接觸越來越多的中國傳統音樂和樂器,開始思考身為一位華人作曲家的自我美學和文化發展方向。
陳樹熙於1985年獲得作曲與指揮雙學位後回到臺灣。適逢教育部於1986年成立聯合實驗管弦樂團(今國家交響樂團NSO),便入團擔任行政並於隔年起擔任樂團助理指揮,替該樂團的組織運作立下相當的基礎。1996年起(至1999年)擔任臺灣省立交響樂團(今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副指揮,開始有機會親身見識臺灣各地的風土民情與音樂文化。1998年受辜公亮文教基金會委託指揮新編交響化國劇《曹操與楊修》,引起廣大迴響,對陳的創作生涯而言,亦是第一個以音樂結合中西文化的重要經驗。2000年起(至2008年)擔任高雄市立交響樂團團長,負責樂團營運管理與指揮工作,在任期間以客家、原住民、歌仔戲音樂元素,創作多首結合西方管弦樂團之作品。從這些委託創作中,陳樹熙見到結合華人文化與西方音樂的可能性,並且繼續朝此方向發展。2005年曾根據張愛玲的小說創作芭蕾舞劇《傾城之戀》,2008年更帶領高市交結合明華園合作演出。2008年起(至2011年)接任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副團長,在任內曾為2010年臺北電影節播放之1933年阮玲玉默片《小玩意》創作完整配樂作現場演出。2011起(至2013年)應邀擔任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副團長。2013年創作古琴協奏曲《琅琊行》廣或各界好評,並獲邀至丹麥演出。2013起(至2016年),陳樹熙受聘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音樂系擔任副教授兼系主任,致力於應用音樂人才與藝術管理人才的培訓,2016年應邀擔任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團長。
陳樹熙非傳統音樂科班出身,學習西樂之後亦回頭關懷華人歷史與當下之臺灣文化。對他來說,音樂的本質沒有嚴格的地域、出生背景、高低雅俗之分,所要關注的,應為音樂是否具備觸動人的誠懇、藝術性和專注度,且能否與我們當代的社會脈絡產生對話。除了透過指揮與作曲實踐自己的理念外,陳樹熙亦以其藝術行政之長才推動臺灣音樂環境之發展,並以音樂評論對當下的音樂趨勢進行針砭並提出建議,是少數能以全方位的才能積極表達與實踐己身理念的臺灣音樂家之一。
陳樹熙指揮過的管弦樂團包括:國家交響樂團、國立臺灣交響樂團、臺北市立交響樂團、高雄市立交響樂團、東吳大學管絃樂團、高雄市青少年交響樂團、屏東縣青少年管絃樂團的指揮,並且曾經客席指揮過山東交響樂團、日本仙臺愛樂交響樂團、深圳交響樂團、河北省交響樂團、俄國Voronehz管絃樂團。

撰寫:沈雕龍 2016/6/30

領域: 

指揮家

領域: 

作曲家

性別: 

創建時間
出生時間: 
1957
創建地點
出生地點: 
臺灣
識別碼
M141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