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洪軒

戴洪軒

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作曲家|
戴洪軒,1942出生於廣東省遂溪縣,1959年考入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理論作曲組,受教的老師包括蕭而化、康謳、許常惠、盧炎等,服完兵役後開始其文字創作及音樂創作的生涯,其文字充滿了音樂家的敏銳感受、出語幽默風趣、見解獨到;而音樂作品則十分雅致,結構嚴謹,詩詞歌樂充滿想像而有意境。重要文字專著有《談電影配樂》、《狂人之血》、《洪軒論樂》,音樂作品有長笛奏鳴曲《鐘》、《第一號弦樂四重奏》等。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戴洪軒
其他名稱
英文名: 

DAI Hong-Xuan

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典藏與管理
數位物件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內容描述

|作曲家|
戴洪軒,1942出生於廣東省遂溪縣,1959年考入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理論作曲組,受教的老師包括蕭而化、康謳、許常惠、盧炎等,服完兵役後開始其文字創作及音樂創作的生涯,其文字充滿了音樂家的敏銳感受、出語幽默風趣、見解獨到;而音樂作品則十分雅致,結構嚴謹,詩詞歌樂充滿想像而有意境。重要文字專著有《談電影配樂》、《狂人之血》、《洪軒論樂》,音樂作品有長笛奏鳴曲《鐘》、《第一號弦樂四重奏》等。

DAI Hung-Xuan, born in 1942 in Suixi, Guangdong, was admitted in 1959 to the National Taiwan College of Arts, where he studied composition under teachers like XIAO Erh-Hua, KANG Ou, HSU Tsang-houei, and LU Yan. DAI’s career of creative writing and music composition began upon completion of his national military service. His writings are imbued with a musician’s exquisite sensitivity, marked with humorous and witty phrases, and teeming with unique and original insights. His musical works feature a style of pure elegance within a rigorous structure, and his lyrics and melodies are abundant with aesthetic imaginations. His major writings include On Film Score, Blood of Wildness, DAI Hong-Xuan on Music, and some of his important musical works are Bells ( Sonata for Flute) and String Quartet No. 1.

物件類別
人物
其他內容描述
生平: 

文字與音符共舞
戴洪軒(1942-1994)出生於廣東省遂溪縣,父親戴朝恩時任縣長,六年後辭世,年幼的戴洪軒乃跟隨母親戴羅桂芳女士移居香港,十四歲時再遷臺灣,定居臺北中和飛駝二村,白手起家。由於喜愛音樂,高中時期曾與當時已在國立藝專音樂科就讀的王國樑學習樂理,1959年考入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理論作曲組。受教的老師包括蕭而化、康謳、許常惠、盧炎,而同屆同學中日後為作曲家的尚有馬水龍及馬孑民。

他畢業的年代正是許常惠積極推動現代音樂發展的時期,許氏曾發起成立「製樂小集」,戴洪軒曾經參與第三次的演出,發表聲樂作品《挽歌》、《桃花扇》。1967年,服完兵役的他於苗栗銅鑼文林國中任教,並開始投入文字創作的行列,首先擔任《功學月刊》主編,此後,陸續受邀跨足於報紙副刊專欄的撰寫,包括民生報的「今樂府」,新生報的「季歌」,「采薇集」。也不定期為月刊雜誌《音樂與音響》寫作。

於此同時,戴洪軒相關的音樂工作,先後包括任職廣告公司從事廣告音樂創作;擔任臺灣省立交響樂團研究員;1974年開始專任於東吳大學,並曾於各大專院校與音樂班執教,包括文化學院(今文化大學)音樂系,實踐家政專科學校(今實踐大學)音樂科,政大新聞系,師大附中以及光仁音樂班。

文字創作與音樂教學的並行,雖然帶來生活上的忙碌,但這一段期間反而是戴洪軒作曲的黃金年代,重要的作品諸如鋼琴奏鳴曲、鋼琴前奏曲、鋼琴賦格曲,弦樂四重奏,歌樂《浣溪沙》、《山花子》,以及被雲門舞集編成舞作的《過客》------等,都是在此時完成。

樂評與樂教
臺灣光復後,音樂教育逐漸發展,以西洋音樂為主流,西樂的學習被視為貴族化,一九六O、一九七O年代,隨著高等音樂教育的蓬勃發展,更使得音樂系的師生成為時髦的角色。戴洪軒以音樂教師以及作曲家的身份從事文字寫作,本身即帶有藝術家的魅力,加上他對音樂感受敏銳,出語幽默風趣,見解獨到,在很長的一段期間裡,他的文字,尤其是西洋音樂的介紹,很受歡迎,擁有不少樂迷。相繼出版的專書《狂人之血》、《洪軒論樂》,在文化資源有限的年代,曾經是臺灣愛樂者的寶典。以樂評人的角色,他也談了不少西方現代音樂,對民族音樂提出看法,甚至關心流行歌曲的內容與發展,為肯定校園民歌價值而寫,於今看來都成為音樂學研究上寶貴的資產。

捕捉靈動風景的音樂
雖然文字狂野,戴洪軒的音樂卻顯得雅緻,與他同一時期的作曲家相比,也不具積極追尋民族而出發的作品。以鋼琴曲為主,包括奏鳴曲、前奏曲、賦格以及一些小品------等等。他的音樂結構嚴謹﹐喜歡以同樣旋律在不同聲部相互追逐。單純旋律源自他的率直,主題明顯,是巴哈技巧注入現代的思維。

戴洪軒為古詩詞所寫的歌樂,常帶有很濃的印象色彩。以自由的十二音為旋律,音韻的延展自然而有意境,鋼琴伴奏好使用脫離和聲關係的色彩性和聲語言,為情境而鋪陳的分解音型,常有意地採用空泛的純四、五度,遊走在調性與非調之間。《春日獨酌》、《山花子》其閒適、寧靜、有誰知我此時情的那種恬淡、從容與超然,充分流露出戴洪軒對田園純樸風光的嚮往,也就是,忠實於詩意的那種于我心有戚戚焉的感慨。

戴洪軒曾是樂界公認的才子與酒仙,談古論樂,出入古今—笑談人生藝術,樂在杯裡乾坤。他的曲子確實可以提供聽眾想像,酒、醉、詩、情,物質到心靈解放的過程。從急促的節奏,通過力度變化來營造豐富的情緒轉折,簡約捕捉了靈動的生命景象。就風格而言,相對於追求炫技與陌生色彩的前衛,它顯得傳統;對於習慣古典與浪漫的人,卻又有著令人著迷的現代感。他曾為好朋友陳家帶的詩《雨落在全世界的屋頂》譜曲,也為自己的詩《舞臺人生》、《往日的帆》譜曲。音樂就是生活,生活即是音樂,正是戴洪軒的音樂觀。

斯人已遠
戴洪軒曾於1977年舉行第一次個人作品發表會,這是國內繼許常惠、馬水龍之後的第三次作曲家個展,受到很大矚目。此後他陸續在臺北藝術季發表「第一號弦樂四重奏」,為文建會的委託創作發表《紅豆詞》(聲樂曲),《鐘》(長笛奏鳴曲),於「劉塞雲的歌路迢遙」中發表聲樂曲《遐想》。兩本文字作品《談電影配樂》、《狂人之血》也都是在這一段時期中出版,看來正是音樂發展最富生命力的階段,無意卻於1987年3月14日晚間因為喝酒駕車,發生嚴重車禍,從此身體受到極大損傷,健康不再,也少有音樂創作。1994年12月11日因腦中風辭世,得年五十三。英才早逝,令人無限唏噓。

領域: 

作曲家

性別: 

創建時間
出生時間: 
1942
逝世時間: 
1994
創建地點
出生地點: 
廣東省遂溪縣
地圖上標記點經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校正
識別碼
M093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