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文慈

呂文慈

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作曲家|
呂文慈,1962年出生於臺北市,6歲開始學習鋼琴, 16 歲學習長笛,1981年進入東吳大學音樂系,主修長笛,副修鋼琴,由於喜好創作的心性,在幾經思考之下,於大二轉主修為作曲,師事潘皇龍教授。在潘教授指導之下,於現代音樂創作的技法與觀念方面,獲得極大的啟發。1989年赴美國求學,進耶魯大學音樂研究所,師從 Jacob Druckman 學習理論與管弦樂法、從 Martin Bresnick 學習作曲、從 Lukas Foss 學習理論、從 Jack Vees 學習電腦音樂。1991 年學成返國之後,即任教於文化大學西樂系至今,除教學之外仍創作不懈。現為亞洲作曲家聯盟臺灣總會理事長、臺灣作曲家協會理事長。作品經常發表於臺灣、大陸、香港、日本、韓國、琉球、泰國、美國、法國、波蘭、瑞典等地,深獲佳評。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呂文慈
其他名稱
英文名: 

LU Wen-Tze

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典藏與管理
數位物件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內容描述

|作曲家|
呂文慈,1962年出生於臺北市,6歲開始學習鋼琴, 16 歲學習長笛,1981年進入東吳大學音樂系,主修長笛,副修鋼琴,由於喜好創作的心性,在幾經思考之下,於大二轉主修為作曲,師事潘皇龍教授。在潘教授指導之下,於現代音樂創作的技法與觀念方面,獲得極大的啟發。1989年赴美國求學,進耶魯大學音樂研究所,師從 Jacob Druckman 學習理論與管弦樂法、從 Martin Bresnick 學習作曲、從 Lukas Foss 學習理論、從 Jack Vees 學習電腦音樂。1991 年學成返國之後,即任教於文化大學西樂系至今,除教學之外仍創作不懈。現為亞洲作曲家聯盟臺灣總會理事長、臺灣作曲家協會理事長。作品經常發表於臺灣、大陸、香港、日本、韓國、琉球、泰國、美國、法國、波蘭、瑞典等地,深獲佳評。

Lu Wen-Tze, born in 1962 in Taipei, started learning the piano at 6, the flute at 16, and in 1981 was admitted to Department of Music of Soochow University, majoring in flute and minoring in piano. Due to her creative nature, Lu decided to change her major to composition and learned from Dr. Pan concepts and techniques of modern musical creation. In 1989, Lu went to Yale School of Music to study music theory and orchestration from Jacob Druckman; composition from Martin Bresnick; theory from Lukas Foss; and computer music from Jack Vees. In 1991 she came back to Taiwan, having completed her study, and since then have been teaching at Department of Music of Chinese Cultural University while remaining a diligent composer. Lu currently is the chairperson of ACL Taiwan Chapter and chairperson of Taiwan Composer Association. She has frequently published her musical creations, which are widely acclaimed, in Taiwan, China, Hong Kong, Japan, Korea, Okinawa, Thailand, the USA, Poland and Sweden.

物件類別
人物
其他內容描述
獲獎: 

1987年/《午後的和聲》文建會創作徵選獎

獲獎: 

1988年/《日月》文建會創作徵選獎

獲獎: 

1989年/《日月》、《卜算子》及《午後的和聲》美國耶魯大學Alec Templton獎

獲獎: 

1992年/兩聽院年度「樂壇新秀」

生平: 

追求為文寫歌的人生
呂文慈1962年出生於臺北市,6歲開始學習鋼琴,曾先後師事蔡雅雪、張彩湘、李富美、蔡中文、王青雲等教授;16 歲學習長笛,師事呂美馨、薛耀武教授,奠定良好的音樂基礎。音樂之外,對於文學創作亦有相當才華,不僅贏得市賽,也曾獲全國比賽的佳績。喜愛音樂與文學的性向,在國中時期也已然明確。1977年進入中正高中普通班,受音樂老師梁美英與陳永明老師鼓勵與指導,慎重思考選唸音樂系。1981年順利考上東吳大學音樂系,主修長笛,副修鋼琴。但由於喜好創作的心性依然未減,幾經思考之下,呂文慈於大二轉主修為作曲,師事潘皇龍教授。時為潘教授留歐返臺的第一年,在他指導之下,呂文慈於現代音樂創作的技法與觀念方面,獲得極大的啟發。也許下一生努力的目標與願景,成就「左手為文,右手寫歌」的美藝人生。

大學畢業之後,呂文慈任教於光仁小學音樂班,課餘積極創作,並多次參與亞洲作曲家聯盟與現代音樂協會的活動。她曾於長笛獨奏曲《日月》試著探索樂器的發聲極致,創造出結合「吹奏長笛頭與全長笛」及「誇張表現吐舌與人生清唱」之自由無調性作品。管弦樂《午後的和聲》,結合弦樂團微分音層面與五聲音階之片段音型與曲調,也是首度完成的大編制作品。兩首先後都獲得文建會作品徵選獎。顯見雖是「初生之犢」,呂文慈還是有著對現代音樂的理解與創造力,而這些肯定,也激勵了她更上層樓的意念。

以東方美學自我定位
呂文慈於1989年赴美國求學,進耶魯大學音樂研究所,師從 Jacob Druckman 學習理論與管弦樂法、從 Martin Bresnick 學習作曲、從 Lukas Foss 學習理論、從 Jack Vees 學習電腦音樂。置身多元的學習環境,並受到東西文化差異的衝擊,牽引出呂文慈原鄉的情懷與自我定位的方向,她的創作也開始注入人文方向的思考與辯證。擊樂室內樂《石頭與絳珠草》,靈感源自曹雪芹的《紅樓夢》。中音長笛獨奏《緣起緣滅》敘述一個臺灣留美學生赴約守候愛情的故事,運用大量氣聲、滑音技巧,潤飾中心音的東方美學,曾引發共鳴與熱烈討論。呂文慈意外的西方取經過程中,反向探索自身內在隱藏的東方底蘊,建構出兼具西方音樂形式、技法與東方美學內容、思維的自我創作風格雛形。

譜寫生命課題
1991 年返國之後,呂文慈即任教於文化大學西樂系,除教學之外,創作不懈。脫離學生生涯,處於人生最多重的角色扮演:妻子、母親與老師,源自現實生活中的感悟,以及面對土地、文化的關懷,此時的作品,充滿對風土的描述、對生死的省思。《南臺灣素描》刻畫臺灣景觀,反映人文情懷。以李叔同詩作而寫的《芒鞋》,為辭世的外祖父而寫。以阿翁詩作譜寫的《葵花地》以法國南方景象,為生命消逝的疑惑找到解答。隨著心境的轉變,她也思考有關音樂生活化與實用性的層面,大型管弦樂作品《鋼琴上的貓》,靈感來自夜裡在鋼琴邊嬉遊的兩隻愛貓,語法結合自由爵士與新古典的手法。受到韓國擊樂劇場推出之《亂打》啟發,則將劇場概念引入六重奏擊樂作品《樹倒猢猻散》。

傳統素材的運用
2005年,在被音樂學者簡巧珍納入《臺灣客籍作曲家》寫作對象之後,呂文慈開始意識到自己十足客家的血統,並興起從客家音樂與文化中汲取精華作為創作元素的使命感。她創作系列山歌女高音作品《老山歌》、《滿山逡》。管弦樂《冷月》,內涵客家山歌語彙。《嬋娟》則是將客家八音的華采豔麗幻化成小提琴單樂章協奏曲。

受到現代音樂專業的影響,呂文慈的音樂大抵還是偏向無調與抽象的,但近幾年,由於委託創作的背景,為呼應各種場域與氛圍,偶爾使用拼貼的手法,例如為耶魯校友會委託而創作的《鐘塔‧鬥牛犬》,就將耶魯大學校歌鑲嵌鋪排於音樂中。室內樂《戲夢人生》用臺語歌謠《雨夜花》、《望春風》、《燒肉粽》點描生活漂泊沈浮的鄉愁幽夢。

呂文慈現任中國文化大學音樂學系(所)專任教授,兼系(所)主任﹔亞洲作曲家聯盟臺灣總會理事長﹔臺灣作曲家協會理事長。走過模仿探索階段,走過刻意的風格塑形,走過從自我對話中找尋風貌個性,她逐漸於技法、樂念與試驗、實踐中,取得平衡,悠遊在技法與真實的自我當中,作品經常發表於臺灣、大陸、香港、日本、韓國、琉球、泰國、美國、法國、波蘭、瑞典,深獲佳評。

領域: 

作曲家

性別: 

創建時間
出生時間: 
1962.03.05
創建地點
出生地點: 
臺北市
地圖上標記點經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校正
識別碼
M101
檔案列表